社團活動的參與是培養大專院校學生多元化能力的重要途徑。
校園中的任何學習經驗或學習規劃,都應該存在協助學生發展未來生涯規劃工作的教育理念。社團活動的參與經驗,對於培養大專校院學生專業技能以外的能力,有其重要的意義。
從生物學觀點,社團活動是協助學生完成自我成長的重要機制;
從心理學的觀點,參與社團活動可以滿足學生個人的心理需求;
從教育學的觀點,透過社團活動的培育,可以促進學生人格的心理需求;
從教育學的觀點,透過社團財務的管理及活動的設計等社團經營能力的培養,可以讓學生學習到效能、效用的觀念;
從政治學的觀點,藉由社團的領導與運作,可以塑造良好公民應有的素養;
從社會學的觀點,社團的成員的互動和社團間的交流與合作,可以促進學生人際關係的良性發展;
從文化的觀點,社團活動的蓬勃發展及品質的提升,有助文化內涵的充實;
從哲學的觀點,社團對於大專青年具有修身、益智、強身、合群等方面的積極價值,可以培養學生積極樂觀、進取、熱心服務人群的正確人生觀。(kuh,1993;Cooper、Healy & Simpson,1994;傅木龍,2000)。
在一個由不同系所系所學生所組合成的學生社團,學生可以藉由同儕的互動來擴展視野,延伸未來職業生涯探索觸角。從舉辦各類年度社團活動中,學習團隊合作能力,也體會學習被別人領導和領導同儕的能力(Montebello & Buzzotta,1993;洪泉湖,2003;林至善,2003)。
因此,社團活動的參與,其事件的背後存在更深遠的教育理念、功能以及目的。
(節錄 「全國大專校院學生社團幹部建構本位能力之探討」陳昭雄、費吳琛,2004)